北京大学2007年考博管理心理学试题 aFCma2
29W~<E8K-
一、简答题 ?9Lp@k~TO
1.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. %OI4}!z@l
XZ|%9#6
2.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. nUp, %
z[
anM]khs?
3.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. P(n_eIF-f
#:UP'v=w
4.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. OoG Nij
jrF#DDH?I
5.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. vpnOc2 -
p!b_tyJ
6.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。 nIckI!U#D
ji8)/
7.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。 q6A"+w,N
h(<2{%j
8.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。 >Y3ZK{b
?}mbp4+j
[
二、论述题 /=+y[y3`
./Y5Vk#Rp\
1.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. !
4?QR
jDyG~de
2.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. NFAjh?#
`dGcjLsIz
3.联系实际,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。 @xqjAcfg
ZcP/r
T3{^
4.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。 *(w#*,lv
kuQ+MQHs
三、案例题 dXBXV>rbB
[f8mh88r
案例分析1 GIs
*;ps7w
saPg2
N,
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.他能力出众,待人和蔼,乐于助人,可最近一段时间,他情绪非常低落,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,这不符合他的性格.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,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,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.为此,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. uhf%
zG
JKJ+RkXf3
(1)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. u A=x~-I
2Nau]y]=
(2)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. r ?e''r
DO5H(a
案例分析2 7)FI_uW
Ln3<r&&Jz
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"硫酸泼熊"的事件被批露后,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:起初,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,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"严惩凶手",但是,当人们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,舆论便开始转向,"刀下留人"的呼声日渐,最后,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. =Felo8+
.!><qVg
(1)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k%-S7iQ
[ELg:f3}5
(2)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,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. wq6.:8Or-]
~d)2>A2:
案例分析3 ^5,B6
Xb'U
sQ
甲、乙、丙、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。甲进厂才3天。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,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。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。丁则已是老工人了。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,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? zmEg4 v'I
sD
F5
案例分析4 !#' y#
F2bAo 6~R
西方某企业中,有一位部门经理与自己部门的女职工甲关系较好,且人人皆知。在一次升职中,这位部门经理出乎大家的意外提拔了女职工乙,而不是职工甲。对此,职工甲既感到没有颜面又感到不满意。她觉得自己工作年限和专业资历都比乙要长,与部门经理的关系也不错。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呢?于是,职工甲把部门经理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,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发生的事情也非常重视,并专门对提拔职工乙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查,结果发现了部门经理是位作风正、原则强的、负责任的人。职工乙的工作能力、工作业绩等确实比部门中的其他职工要强些,而且整个提拔程序也没有发现违规行为。人力资源部门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,对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决定。事后也证明。人力资源部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,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 c1CUG1i
O.+02C_*
请问: @*s7~:VQ
rf[w&
~R
1.如果你是企业HR部门人员,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?并说明理由。 YYzl"<)c
NR@n%p
2.如果你是企业中的普通职工,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?并说明理由。 ~ 6`Ha@
y G{;kJ P
3.你猜猜看这个西方国家企业会怎样处理当事人?你估计他们的处理决定与你做出的处理决定会不会不同?不论你认同的是相同还是不同,请说明理由。 8`?vWJS
`&rt>Bk /
附答案:
`N,q~@gL
99]&Xj
1.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. U$+G9
MRn;D|Q
(1)人类需要理论 <6(&w9WY
nxZ[E.-\
(2)人性管理理论 kd3vlp
/A{/
(3)群体行为理论 ,f(:i^iz!
X$4MpXx
(4)领导行为理论 $w@0}5Q
,%uK^U.zk
2.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. 61"w>;d6
QT\=>,Fz _
(1)需要和动机 Tz"Xm/Gy
.dvO Ut I[
(2)兴趣和爱好 S~+er{,ht4
TTSyDl
(3)个性特征 F#S)))#
c@xQ2&i
(4)过去经验 j4fv-{=$
`Z
m-F
(5)知识结构 "dN4EA&QJ
:w+2L4lGs
3.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. + yF._Ie=
zx7g5;J
(1)成员之间相互依附 GOII
B
K\2UwX
(2)有共同的规范 *t-Wol
R;{y]1u
(3)有群体意识 {#]vvO2~$
2Y` C\u
(4)有共同的目标 >>nt3q
+F9)+wT~;q
4.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. Y\sSW0ZX
!&ly :v!
(1)吸取新知识 <1L?Xhoc6
.8O.
(2)重视理性 %~`y82r6
V\ 7O)g
(3)强调成效 >H*?ktcW
_,U`Iq+X
(4)开发意识 n&`=.[+A
C
XZO
5.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. _"Bh
3 7
=Z($n:m=*
(1)客观公正原则 mo$`a6[h<
~; emUU
(2)民主公开原则 z&3in
ex-0@
(3)严格认真的原则 EEU)eltI
";&5@H|
(4)激励为主的原则 ^Ia:e
?)W
k4:e0Wd
6.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。 " ^t3VjN
-UHa;WH
(1)先天遗传因素 ZW6ZO[`6
,:Q+>h
(2)家庭因素 fO;#;p.
|Sne\N>%
(3)文化传统因素 y)s+ /Teb
0""t`y&
(4)阶级和阶层因素 X0h`g)Bbf
OwdA6it^f
7.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。 u~WE}VC
Qx
B0I/
{
(1)单向沟通的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 %Km^_JM
o@&Hc bN^
(2)单向沟通的缺点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差,易使接受者产生抗拒心理. tp6-j`7u
!)Y T_ib
(3)双向沟通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高,接受者有参与感,有助于双方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. ~^<ju6O'
W?`%it5
(4)双向沟通的缺点是信息发送者的心理压力大,信息传递速度慢. ^
#6Ei9di
-3z$~
{
(5)双向沟通容易受到干扰,易于缺乏条理性. cgQ4 JY/
6
kM#ZpI&0%
8.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。 s+EJXoxw
_(qU%B
(1)对团结的影响 \Ax[/J2aO
1>KZ1Kf
(2)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aSN"MTw.
'aW}&!H M
(3)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ai3wSUYJi
w7(jSPB
(4)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X\Y:9^5
"_g3{[es!
(5)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UBgheu
ZwC\n(_y
二、论述题 w9Eb\
An
9XH}/FcP_O
1.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. 'Q^P#<<
=GP~h*5es
(1)态度对社会判断和选择的影响. OdZLJt?g
7QO QG:-
(2)态度对学习的影响. Q>G lA
=:4vRq
[
(3)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. Ah_Ttj
0Rme}&$
(4)态度对忍耐力和相容度的影响. r8k.I4
Ot^<:\<`G
(5)联系实际. ]tu:V,q
{m<NPtp910
2.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. [pc6!qhDG&
;&A%"8o
组织变革的动因有以下三方面: 2E*k@
KBb{Z;%
(1)外部环境的变化:技术的不断进步;价值观念的变化;竞争的加剧;国家政策的变化. ]Uy
cT3A
SviGLv;oR
(2)内部环境的变化:成员的工作态度、期望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. `akbzHOM
TqZ&X|G
(3)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出现:如"Z理论"及"权变方法"的出现. +RuPfw{z
#wvmVB. 5~
3.联系实际,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。 7p!w(N?s
HgY#
O
r(
(1)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1Ar6hA
:We}l;.jQ
(2)以奖为主,以罚为辅 c^$+=-G{fd
[xrM){ItW
(3)及时强化 nj@l5[
cSkJlhwNn
(4)奖人所需 C8J3^?7E
$;ssW"7~Qn
4.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。 =N+Ou5D
5z$>M3
(1)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:决策层主要决定大政方针;协调层一方面给决策层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料,另一方面贯彻决策层的意图,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 员工之间的关系;操作层主要把决策层的意图变为生产和销售的具体行为,并经过协调层向决策层反馈信息; !GNLq.rQ
ub#>kCL9
(2)企业组织的职权结构:主要有直线职权、参谋职权、职能职权 UB4 M=R|
nmc5c/C|-I
(3)联系实际 w^.^XK4v.
1e0O-aT#Q
三、案例题 e2onR~Cf
mJ>@Dh3>G
案例分析1 r%QnV0L^
g.cD3N
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.他能力出众,待人和蔼,乐于助人,可最近一段时间,他情绪非常低落,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,这不符合他的性格.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,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,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.为此,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. _QhB0/C
p
PF]&:&-b
(1)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.
E8:4Z$|c
azUEp8`|
答案: zeXMi:X
.Fz5K&E=
主体遇到挫折以后的行为表现:攻击、退化和妥协. WdA6Y
(f5v{S6b(
(2)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. UacG
q,
V!'N:je
答案: eBK s-2r
`%2e?"OOJ
应付挫折的方法;
.
k6)
H3#xBn>9
A 正确对待挫折、冷静地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. ?|i6]y=D
YzcuS/~x
B 改变情境. Z66b>.<8
IZm_/
C 适当的精神发泄. _HT*>-B
/nK)esB1L
案例分析2 XsldbN^6
=A6/D
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"硫酸泼熊"的事件被批露后,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:起初,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,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"严惩凶手",但是,当人们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,舆论便开始转向,"刀下留人"的呼声日渐,最后,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. mGQgy[gX
$z7[RLu0!
(1)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
c|N!ZYJI
67I6]3[Z
答案: E)Z$7;N0x
)shzJ9G
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特性上受到很高或很低评价时,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其他所有特性的评价.民众在得知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材生时,肇事者的学业优异的特性被放大、泛化,形成晕轮效应,影响了民众对"硫酸泼熊"事件的客观评价. xM1>kbo|
Z=O 2tR
(2)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,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. o6pnTu
8
gap _qTo
晕轮效应是对人或实物认知中的以偏概全现象,是不客观的.在本案例中,晕轮效应的结果是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. r9Ux=W\
Fj9/@pe1
要克服晕轮效应,应坚持认识人与事的全面性、动态性、客观性.在绩效考核中,应对考核的要素及其等级标准加以明确的定义和规范,使之准确明了,能定量考核的,尽可能量化,并注重动态考核. S9Fg0E+J
p{j
}%)6n
案例分析3 ,L+tm>I
^4LkKYMS
甲、乙、丙、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。甲进厂才3天。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,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。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。丁则已是老工人了。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,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? 6 ^X$;
/Yk2 |L
答案: k]<
\s2hep
(1)阐明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。 %3e}YQe)
%zH NX4
(2)甲是不成熟工人,宜用高组织低关系的命令式的领导方式。 #&.&Uu$
zCD?5*7
(3)乙是初步成熟工作,宜用高组织高关系的说服式的领导方式。 J/j1Yf'9
T0
W B
(4)丙是比较成熟工人,宜用低组织高关系的参与式的领导方式。 rt%.IQdY
uROt h_/
(5)丁是成熟工人,宜用低组织低关系的授权式的领导方式。 >9W ;u`
;YxQo
o>
案例分析4 ^RG6h
}N5>^y
西方某企业中,有一位部门经理与自己部门的女职工甲关系较好,且人人皆知。在一次升职中,这位部门经理出乎大家的意外提拔了女职工乙,而不是职工甲。对此,职工甲既感到没有颜面又感到不满意。她觉得自己工作年限和专业资历都比乙要长,与部门经理的关系也不错。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呢?于是,职工甲把部门经理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,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发生的事情也非常重视,并专门对提拔职工乙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查,结果发现了部门经理是位作风正、原则强的、负责任的人。职工乙的工作能力、工作业绩等确实比部门中的其他职工要强些,而且整个提拔程序也没有发现违规行为。人力资源部门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,对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决定。事后也证明。人力资源部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,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 SMaC{RPQ
RqW
ZhHI1M
请问: @FL?,_,Y{
w[z^B&
1.如果你是企业HR部门人员,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?并说明理由。 /-<S F T`
i TY4X:x
2.如果你是企业中的普通职工,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?并说明理由。 .ag4i;hS8
o|8
5<~`
3.你猜猜看这个西方国家企业会怎样处理当事人?你估计他们的处理决定与你做出的处理决定会不会不同?不论你认同的是相同还是不同,请说明理由。 @D8c-`LC"*
zF%CFqQ
答案: i]*Wt8~!
>z6(fM`i
1.作为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做法: 1?"vKm
`CW
8Wj
第一要向当事人甲、乙公布对此事的重视程度,并说明真个调查程序及调查结果。 dg 0`0k
T%K(opISc(
理由:当事人要有知情权,知道公司对此事情的重视程度,避免产生职工觉得自己意见不受重视的心理,给今后员工发表建议带来心理障碍。 F ^Rt
6Io
|c,":R
第二要分别向当事人做出解释,做好心理辅导工作。 JpE4 o2
8 s!0Z1Roc
一方面对当事人甲职工说明公司该岗位任职的条件,并拿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乙职工升职的优势,以及甲职工的不适合之处。鼓励她领导也很重视她,具有潜力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晋升。 6GG&mqr+
F{ J>=TC
另一方面对当事人乙要说明公司的公正性,并鼓励她继续努力,说明今后的发展潜力,鼓励她更好的工作,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。公司是公平公正的。 B;[{7J]
0 V*Di2
2.作为企业中的普通员工建议做法:(自圆其说即可) M
*BDrM
#_y#sDfzh
3.如果是西方国家企业我认为我的建议应该不同,可能他们会放弃甲职工。 cu(2BDfiL
fM?HZKo
因为事情发发生反应了甲职工的心态有问题,比较容易感情用事,看问题缺乏客观公正。不会再给予重任。心态问题是员工的根本问题,是很难改变的,所以也许会放弃该员工。